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典型的家庭聚集特点,胃癌患者一级亲属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通常有较高的胃黏膜病变风险。持续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发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多数患者在儿童时期感染后,经多年发展,演变为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胃癌患者的家属是胃癌的高风险人群,应对其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并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进行根除治疗;对于家庭中出现胃黏膜癌前病变如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的患者,也应明确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并定期进行内镜检查。
“以家庭为单位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一理念也反映在已有的国际共识中。如2018年《曼谷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陈述4指出,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应对胃癌患者的家属进行筛查和治疗。2020年关于筛查和根除幽门螺旋杆菌预防胃癌的台北共识也推荐,在胃癌高发区进行大规模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以预防胃癌,并建议将该措施纳入国民健康保险计划中。虽然其他因素如遗传、理化因素、饮食情况、生活习惯、年龄等与组织学上的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也密切相关,但幽门螺旋杆菌是已知最重要的致病原因程和降低胃癌发生率。即便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时患者已进入肠化生或上皮内瘤变阶段,亦有较好的预防胃癌的作用。对已经手术的胃癌患者,也可减少异时癌的发生。
消化性溃疡患者通常有较高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70%~90%),与患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因而也可能有较高的感染风险,对家庭中的成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除非有抗衡因素,均建议给予根除治疗。国内对幽门螺旋杆菌 感染者的分型研究结果显示,Ⅰ型幽门螺旋杆菌菌株(CagA、VacA阳性)是我国居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主要菌株,由该菌株引起的胃、十二指肠疾病较 Ⅱ 型菌株(CagA、VacA阴性)更常见,其诱发胃黏膜病变和胃癌的风险也更高。因此,幽门螺旋杆菌分型领域的研究对预防胃癌患者一级亲属胃黏膜病变和胃癌发生均具有重要意义。
部份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