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很多人的肠胃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常常发生腹泻。腹泻看起来不起眼,但不仅仅是“跑厕所”那么简单。不同病因的腹泻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若没有及时发现,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腹泻是这样发生的
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未消化的食物,每日3次以上,或每天粪便总量达200g以上,其中粪便含水量大于80%,则可认定为腹泻。
腹泻分为急性和慢性,超过2月的腹泻为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的常见原因
食用生冷或变质食物后出现的急性胃肠感染(细菌、真菌或者病毒感染),还见于抗生素使用不当、砷铅汞中毒、河豚中毒、鱼胆中毒等;
慢性腹泻的常见原因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恶性肿瘤、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以及肠易激综合征等都会有腹泻表现。
严重腹泻或可“致命”
腹泻“致命”的情况主要见于急性腹泻。
大多数腹泻为分泌性腹泻,也就是排出水样便。
成年男性的体液量约占体重的60%,成年女性的体液量约占体重的40%,体液主要包括水和电解质(钠、钾、镁、氯等),身体每天正常情况下需要摄入2000-2500ml水,通过尿液、汗液、粪便及呼吸等方式排出体外,基本达到平衡。
当腹泻时,排出的水样便可达3000ml之多,造成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若不能及时补充,就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脱水状况,严重时会导致意识障碍、脑卒中、血栓性疾病及心梗等,甚至致命。
发生腹泻后四做、二不做!
发生腹泻要做好这四件事:
1、需要辨别原因
要判断腹泻的原因,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中毒或恶性肿瘤引起,不同原因的腹泻需要区别治疗。
2、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腹泻期间会丢失大量体液,需口服补液盐、加盐加糖的温水,或富含钙、钾、镁元素的营养素,脱水严重时需及时静脉输液补充。
3、清淡饮食
避免油腻、生、冷、硬、刺激性食物,食物尽量处理细小且需细嚼慢咽,有助消化。
4、补充益生菌
酸奶或者益生菌饮品,可帮助平衡肠道菌群,恢复正常肠道微生态。
腹泻时这两件事不能做:
1、腹泻期间不吃不喝
很多人腹泻后不吃不喝,不给腹泻提供更多的“生产原料”。但此时消化吸收存在障碍,人体处于缺乏营养状态。若不摄入营养物质,极易导致失水过多、电解质失衡,营养不良,甚至引起贫血、免疫力降低、脏器损伤等问题。
所以腹泻时一定要进食、喝水,补充营养。
2、刚出现腹泻就用止泻药
很多人出现腹泻马上吃止泻药,以为药到就能病除。但实际上,腹泻有时是对身体的保护,因为它能排出肠道内的有害细菌、病毒及其所产生的毒素,对人体有一定好处。
要观察腹泻程度和是否有并发症后再根据医师指导用药。
腹泻伴随4种情况可能是疾病信号
对于慢性腹泻患者,如果出现不明原因腹泻且伴有消瘦、贫血、黑便、便血、腹部肿块等症状,千万不能忽视。
腹泻伴“消瘦”
如果没有特意减肥,近2个月内体重下降10斤以上,即使无其它不适症状,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常见的消瘦原因包括:糖尿病、甲亢、肺结核、恶性肿瘤等。
腹泻伴黑便和血便
黑便、血便都是消化道出血,常见于消化性溃疡、炎症、肿瘤、息肉、血管畸形等,当这些病变累及血管时就会出血。而出血部位不同会导致大便颜色不同。
上消化道出血的血液经过胃酸作用会变成咖啡色,血液在肠道内经过硫化物的作用会变成黑色;直肠、肛门的疾病出血是鲜红色。
腹泻伴贫血
贫血的临床表现是头晕、乏力、活动耐力下降、面色苍白等。贫血不只是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能是消化道慢性出血,或者癌症,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
腹泻伴腹部包块
常见的原因有脏器肿大、空腔脏器膨胀、组织增生、炎症粘连及良恶性肿瘤等。如果发现肿块应注意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质度、有无压痛及移动度,借此来鉴别肿块的来源和性质。
腹泻会不会传染?
部分腹泻具有传染性,具体视病因而定:
传染型腹泻
由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等细菌污染或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病毒导致的腹泻容易传染。
非传染型腹泻
由于受凉、消化不良、胃肠道肿瘤导致的腹泻不会传染。
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都要尽量减少与患者接触,勤洗手,勤消毒。
如何预防腹泻?
1、注意饮食安全,尽量少食用生、冷、硬、刺激性食物,不食用过期变质食物;
2、冰箱里隔夜食物,尤其是青菜类尽量不要食用,谷类和肉类一定加热后再吃;
3、田螺、小龙虾等不能生食,因其中的寄生虫较多,若无法消灭干净,易出现寄生虫感染导致腹泻;
4、乳糖不耐受人群,尽量避免食用奶制品;
部份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